提到穷,大家就会想到负债。
我最穷的时候,大概是在10年前,有两到三年的时间,过着挖东墙补西墙的日子。
不光要还房贷、还要还信用卡,印象中最困难的时候,光信用卡每月还款就一万多,利息很高,那个时候的自己就好像被架在火上烤,每天过得很焦心。
生活于我而言就是今日愁来明日也愁,这个月愁完,下月接着愁,也正是因为那一段时期的经历,对信用卡是深恶痛绝,此生再也不碰!
后来消费方式更是层出不穷,不光信用卡,又出现各种提前借贷消费的方式,说白了就是寅吃卯粮。比如微粒贷、蚂蚁花呗、还有各种网贷。
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,某某因为负债太多,导致无法还款,最后信用崩塌,记入征信黑名单,不光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,还会波及到下一代。
更有甚者,如果是遇到不明所以的网贷,有可能最后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!
现代社会,借贷尚有如此高的风险,在古代如果发生借贷,人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?
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。
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
我愿君王心,化作光明烛。
不照绮罗筵,只照逃亡屋。
——唐聂夷中《咏田家》
这是一首晚唐时期的作品,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,安史之乱爆发后,社会混乱不堪,出现大量拥兵自得的藩镇。
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遭殃最严重的无疑是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。这首《咏田家》写的就是晚唐时期穷人的真实生活。
开篇第一句,就说二月卖新丝,不得不让人产生疑惑,一般所谓春蚕是在每年的4-6份间饲养。
二月份春蚕还未开始养,又哪里会有新丝来卖呢?
想想只有一种情况,就是想缓解生活压力,摆脱贫穷,准备养蚕增加收入。
但是养蚕也是需要成本的,就算桑叶可以上山免费采摘,蚕宝宝还是要买的,养蚕的工具也是要添置的,这些都需要钱啊!
穷人很穷,手中没有余钱去支付这些,就只能向地主家借钱。
跟地主借钱,你拿什么来还呢,只能事先约定你用多少蚕丝来还。
于是就有了二月卖新丝,穷人心中想得是蚕养好了,除去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,自己还能有点剩余,这样生活也可以得到一点改善。
这是一种美好的假设,种地遇到洪水、干旱有时还会颗粒无收,养蚕也是有风险的,遇到虫害,也是血本无归。
这不,蚕没养好,赔得一干二净。
于是又有了下一句,五月粜新谷。五月的稻子还没成熟,又把稻子提前抵押出去了。
粮食本来就是一家人的命脉,如今还没收割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,这不正是“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”吗?
为了补上眼前的缺口,还得忍痛割心头肉来填。
这样的生活有多苦,过得有多糟心,接下来将是一年没粮没米的日子,还怎么过呢?还能有活路吗?
我愿君王心,化作光明烛。我祈求高高在上的君王,他能看到民间疾苦,看到百姓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能像烛火一样,不分高低贵贱,给所有人带来光明。
人到没有活路的时候,自然而然就会想着祈求老天保佑,祈求君王垂怜!
可是事实上,君王高居庙堂之上,若真是贤明,广施恩泽,又何至于让百姓生活困苦到如此境地呢?
不照绮罗筵,只照逃亡屋。君王的烛火,只能照见达官贵族,照不到这里的破旧茅草屋。
穷人有多穷,到如今,只剩一间茅草屋了,粮食没有了,接下来怎么生活,只能去过逃亡的生活,讨饭的生活了。
就这一间家徒四壁,四处漏风的茅草屋,也没什么舍不得,说逃就逃吧!
本意是想过上好一点的生活,想改变生活现状,于是跟生活赌了一把,借钱养蚕,结果这一把赌输了,把口粮输个精光,于是再也翻不了身。
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这就是古人穷的根本原因。
所以说,要想摆脱贫穷,不要贷款消费,保持理性、正确的消费观才最重要。
-end-